广州市自1997年开始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以来,截至2024年,全市已累计审批超1.8万台,建成投入使用超1.5万台,约占全国总量的15%,稳居全国首位。作为全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先行者”,广州在推进民生工作中遭遇的难点堵点,恰是全国共性问题的缩影,面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复杂难题,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会同广州市司法局、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调研组,以实践破冰为制度创新破题“探路”,于2025年2月25日、26日深入越秀、海珠、黄埔三区基层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优化制度设计专题调研,探寻空间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双轮驱动”、高效便民服务与全流程闭环管理“双向发力”的广州破题新路径。
广州市自1997年开始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以来,截至2024年,全市已累计审批超1.8万台,建成投入使用超1.5万台,约占全国总量的15%,稳居全国首位。作为全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先行者”,广州在推进民生工作中遭遇的难点堵点,恰是全国共性问题的缩影,面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复杂难题,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会同广州市司法局、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调研组,以实践破冰为制度创新破题“探路”,于2025年2月25日、26日深入越秀、海珠、黄埔三区基层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优化制度设计专题调研,探寻空间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双轮驱动”、高效便民服务与全流程闭环管理“双向发力”的广州破题新路径。
探寻从“单点破冰”到“连片开花”的
空间治理和基层社会治理
“双轮驱动”路径
共性难题一:空间治理难
作为历史悠久的超大型城市,广州老城区现存大量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老旧小区。这些小区普遍存在楼间距狭窄、管线布局错综复杂、公共空间严重不足等问题,在推进单栋住宅加装电梯过程中,空间资源统筹协调难度大,易与周边现状环境产生冲突。
调研案例:越秀区水荫路34号大院
破题路径:“送连片规划上门”,破解空间治理难题。
广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联席会议办公室(下称“市电梯办”)自2020年大力推进全市既有住宅成片连片加装电梯,水荫路34号大院作为越秀区首个成片连片加装电梯试点小区,变“单宗零批”为小区“统一规划、统一批复、统一建设、统一运维”的成片连片加装电梯新模式,由政府送方案,统一规划统筹设计电梯位置,保障公共空间、协调景观风貌,使得空间治理最优化,不仅美化了小区环境,并尽可能平衡多方诉求,促进各方达成一致意见。从“单栋突围”转向“片区协同”,通过主动“送连片规划上门”,“打包”推进整个片区,省心又高效!
*迪斯卡加装电梯案例
共性难题二:民意博弈难
“邻居不同意加装电梯怎么办?”,这一普遍性问题折射出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层次挑战,加装电梯核心难题已非技术层面,而是涉及多方利益的治理考题。中高层住户,特别是老年群体,迫切期待电梯带来的出行便利;而低层住户则担忧加装电梯可能带来的通风受阻、采光受限、噪音增加等问题。
调研案例:海珠区广重社区
破题路径:“最后一米温差”,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
海珠区广重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以社区居民议事厅为依托,通过社区主动靠前引导协商,探索形成“业主自治、社区主导、多方参与、共同缔造、协商共建”的加装电梯新路径。据统计,辖区内有条件加装电梯栋数74栋,共完成加装电梯的居民楼合计70栋,加装率94.5%,获评加装电梯模范社区之一。在南方都市报举办第六届广州城市治理榜发布会暨城市治理创新论坛中,沙园街“为旧楼加装电梯项目解难题”项目成功入选广州街坊点赞榜十佳案例。当“装不装”的争吵变为“怎么装好”的协商,老旧小区升腾起的不仅是电梯,更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力量与智慧。
探寻高效便民服务
与全流程闭环管理“双向发力”路径
共性难题三:启动和高效推进两难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面临“启动难”困境,广州市作为超大型城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需求庞大,存在大部分业主有加装电梯需求,但却缺乏愿意牵头的业主或者不知道该如何牵头开展,即使有业主愿意牵头,大部分也为老年人。单栋住宅申报加装电梯,需统筹业主意见征集、设计方案制定、规划许可申报、施工组织协调等多个环节,存在专业度要求,对于非专业人员,便捷高效推进存在一定难度。
调研案例:黄埔区怡德苑、边检站小区
破题路径:政府主动服务“送方案”,破解启动难。设计方案联审,打通“效率门”。
在市电梯办统筹下,黄埔区奋力开创加装电梯新局面,共批复怡德苑、康慧苑、锦田花园、鱼木小区等老旧小区成片连片加装电梯方案18个,总计批复成片连片加装电梯547台,2024年成片连片加装电梯批复量同比增长1458%,让更多群众享受从“人找方案”转变为“方案找人”的加梯便利。
✅通过深入基层开展加装电梯调研,倾听群众需求,对于群众加装电梯意愿较高、实施条件较好的,主动靠前服务,以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区域或者社区为方案编制范围,积极推行多个住宅单元的成片连片、成批集中加装电梯,通过政府送设计方案,破解前期业主牵头难,极大减轻业主前期启动加装电梯工作的负担。
?成片连片加装电梯推行设计方案联合审查制度,各部门各司其职,保障成片连片方案的合规性,成片连片小区一次性统一批复,服务效能以数十倍跃升。怡德苑小区作为全市首批、全区首个试点,仅10个月,13栋住宅楼成功完成12栋加装电梯,让怡德苑小区从“施工图”转变成如今的幸福“实景画”。
*迪斯卡加装电梯案例
共性难题四:全流程闭环管理难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全流程周期较长,并涉及规划管理、建设工程管理、特种设备管理等多个领域、多个职能部门多环节事项。同时作为限额以下小型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准入门槛较低,依法依规实施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调研案例:黄埔区电梯办
破题路径:全流程监管,构建安全闭环。
黄埔区全力织密织牢“电梯安全网”:
⭐出台《黄埔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安全监管工作方案》《黄埔区老旧小区住宅成片连片加装电梯建设工程联合验收实施方案(试行)》《黄埔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财政补助实施细则》《黄埔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建设工程档案报送指引(试行)》等文件,实现加装电梯各环节政策全覆盖,为全市加装电梯全流程监管工作贡献黄埔经验。
?复工复产“同堂听课”《安全生产法》讲座、每季度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及安全防范会议、约谈施工和监理单位,实现加装电梯安全生产“零事故”。
✨常态化开展安全巡查及专项检查,每年出动1500人次,巡查800次,共整改闭环96份。
?持续跟踪整改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实现加装电梯托管率98.81%,全面提升电梯安全运行水平。从“单点推进”到“全周期护航”,安全监管“全程陪跑”,把风险挡在门外。
加装电梯的每一寸空间腾挪、每一次政策上门、每一环安全管控,都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考验。广州实践也印证了只有空间治理的刚性、基层治理的柔性、闭环管理的韧性熔于一炉,才能让老城焕新的“电梯梦”,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民心秤”,优化制度设计不是终点,而是共治共享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