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卡加装案例分享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加装电梯是改造中群众呼声最大的需求之一。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相关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愿装尽装”,各地在统筹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加装电梯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持续深入破解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四难”问题,以“小切口”为群众办实事,助推民生项目走深走实,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做法。
省住建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形成《湖北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一批)》。本篇推文分享其中上半部分,破解“群众工作难”和“资金筹集难”。
破解“群众工作难”
宜昌东山花园社区四季花园小区汇聚多方力量通过“四个一点”顺利解决资金缺口。
1
坚持法治思维
黄石市制定出台全国首部适用全市域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地方性法规《黄石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条例》,并于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在如何破解“四难”问题上从加装电梯全流程进行了规范指引,以立法形式为如何“破四难”提供了支撑,让加装电梯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宜昌市完善居民自主协商、街办社区调解以及法律从业者、代表委员参与的听证程序,统筹化解加梯矛盾,其中听证程序成功推进了公安小区、金丹花园、清波小区等20余部电梯加装。
孝感市建立矛盾调解机制,由政府、纪监委、公安、属地政府、社区、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矛盾调解机构,保障加梯项目落地。对达到增设电梯表决比例但有个别持反对意见的单元楼居民,采取社区组织听证会的形式进行矛盾调解。
2
搭建议事平台
荆门市由社区和产权单位共同牵头,突出群众主体作用,发动业委会、物业公司积极参与,电梯公司来“跑腿”,各方形成合力,运用各类线上线下手段,由社区和产权单位牵头有序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意愿征集、纠纷调解、资金筹集、签订书面协议等工作,统一居民意见。
荆州市荆州区依靠社区、业主委员会探索建立“街道社区搭台、楼道长牵头、居民共商共议”的加装电梯基层自治体系,通过搭建调解会、听证会等各类沟通平台,实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荆门青山社区党总支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结合共同缔造活动,牵头搭建了沟通议事平台,选出由在职党员、退休党员和居民骨干组成的楼栋长12名,发动业委会、楼栋长积极参与,对接电梯公司来“跑腿”,充分为群众解答电梯加装过程中的疑问。
3
推行一站式服务
宜昌市指导本土优质加梯企业,搭建“宜加梯”社会化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矛盾调解、手续办理、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维保托管的“一站式”专业服务,让居民少跑腿。由“宜加梯”成员单位成立专业化公司,市场化运营,推行集中采购和整体加装,降低电梯采购安装成本。
十堰市成立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服务中心,协调参建企业联合工作,为居民无偿提供政策咨询、前期现场踏勘、方案设计、矛盾调解、手续指导申报服务。在区行政服务大厅设立窗口,明确专人负责,形成“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高效审批模式。各个部门之间通过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实现审批同步进行,缩短了审批时间。
随州市搭建“主管部门、市场主体、社区居民”三方联系平台,建立“一站式”加梯服务站,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为居民免费提供加装电梯政策解读、出资分摊计算、手续办理、加装电梯设计方案、技术咨询论证等专业性服务。通过推行“一站式”加梯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一窗受理、分类审批、集成服务、统一办结模式,实现“一窗受理,限时办结”。
4
支持平层入户
襄阳市支持有条件的既有住宅以平层入户的方式加装电梯,实现无障碍通行。可通过增设入户连廊的方式实现平层入户,条件允许时一楼业主也可增设入户连廊。修改原连廊技术规定,区级规划部门在联合审查环节按照“一楼一策”的原则对入户方案予以审核。
孝感市全力推行加装电梯平层入户,允许一楼业主同步增设入户连廊,增强低层住户获得感,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全市加装电梯平层入户达 90%以上,已形成从“要我装”向“我要装”观念转变。
破解“资金筹集难”
1
强化政策保障
宜昌市联合财政、公积金部门优化财政奖补、公积金提取政策,将城区加装电梯财政奖补(10万元/部)执行时间,从2022年延长至2025年底(县市参照执行),其中猇亭区在市级财政奖补10万元的基础上,区级财政再补贴8万元。将加装电梯业主公积金提取范围扩大至本人、配偶及直系亲属。鼓励社区组织发动加梯,对已完成的社区给予2000元/部的经费奖励。
荆州市松滋市每部电梯财政奖补10万元,并由施工企业先行垫付,竣工验收后支付给施工企业;支持提取个人或直系亲属的公积金用于加梯个人分摊部分;对正在进行老旧改的小区加梯基础部分可以给与最高不超过3万补贴;符合条件的小区可以提取维修资金用于加梯。明确规定设计、设计方案、地勘、图审、造价、监理、测绘费用不得超过1.56万元。
咸宁市明确电梯完成安装且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并正常投入使用后,对加装电梯业主给予10万元/部的财政奖补(赤壁市15万元/部)。赤壁、通城、崇阳鼓励社区积极参与,对发动成功的,给予社区2000元/部-15000元/部的经费奖励。出台公积金支持加装电梯的政策文件,同时对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具备加装电梯条件的楼栋且居民形成共识的,由老旧改承担基础费用(咸安区补助3万元),用于电梯井道范围内的地下管线迁改和电梯基础建设。
2
科学分摊机制
咸宁市制定《咸宁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不同楼层出资比例指导意见》,明确出资原则和出资方案,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受益越多出资越多”的原则协商,同一楼层各户的出资比例可按照业主专有部分占该层建筑总面积的比例确定,出资方案提供楼层系数法、比例分摊法、台阶分摊法供业主参考选择。
襄阳市根据楼层、面积、受益大小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费用分摊方案,出台楼层系数法、比例分摊法、台阶分摊法供群众参考选择。
3
推广集采服务
咸宁市组织上海三菱、奥的斯机电等10个电梯品牌电梯设备集采,每部电梯集采价格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降低约2.2万元到4万元。定期公布咸宁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集采公示表,供加装电梯业主选择。
随州市通过民主协商、以量换价的方式,由业主自行决定批量采购电梯品牌,形成与供应商的价格谈判优势。同时由市场监管部门对电梯供应商质量、价格、售后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引导企业以成本和质量为基础开展公平竞争。通过集中采购方式,电梯价格优惠达到20%,有效降低居民加梯成本。
4
发动多元筹资
黄石市针对一个楼栋因1-2户不愿出资、导致整个楼栋无法推进的情况,鼓励部分电梯公司先行垫付,允许居民“先上车后补票”。比如,铜花社区1户居民在享受到加装电梯便利后,主动找到社区,交纳1.7万余元的电梯款,中途“补票”上车。
十堰市财政安排2000万元,通过对区下达预算方式鼓励区里先干先补。对接东风公司,谋划企业出资补助东风公司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减轻退休老职工等低收入群体出资压力。
5
创新信贷支持
咸宁市与农商行签订加装电梯战略合作协议,推出一款纯信用贷款产品“家梯贷”,贷款额度最高10万元,贷款年限长达3年,贷款利率3.65%。该贷款线上申请、操作便捷、自主灵活,专门服务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人群,确保有资金需求的住户“愿贷尽贷”。基本形成“财政补一点、银行贷一点、居民出一点”的加梯资金多渠道筹资机制。